close

  星期日,終於搭上那遲遲不來的末班捷運,可能是夜深了,人群的步履也顯得慵懶許多,白天時那般匆促感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只屬於夜晚的獨特魅惑。平時非得用擠的才上的去的車廂內,這時卻顯得有些寂寞了,看著窗外不斷重複的隧道光景、乎明乍暗。那段回憶也漸漸在空無一人的夜裡,升起……

  笑聲、哭聲交疊在一起成了交響樂,汗水、淚水譜成的樂章。沒有「少女時代」或「那些年」中的戀愛青春史,卻有著一群和你一起笨、一起鬧、一起做各式各樣在歷經了社會化之後不可能會做的事,那就是純粹的情感,只屬於最後穿著制服的年紀。

忘了是甚麼時候,已經可以用廢物來代替彼此的名字,都用女人來稱呼別人,只知道最初的相識是因為有個特別的班級——第一年創立的人文社會實驗班。這個班級一開始必須要透過考試才能進去,考題似乎是要依題意判斷歷史事實的真偽,以及用一種飲料來形容愛情的滋味……那時剛剛滿十五歲的自己,根本不知道何謂「滋味」,更何況是愛情,也不知道冰沙到底算不算飲料,就這麼寫了芒果冰沙當作題材,但是有時候命運就是這麼神奇,就這麼不知所謂的進去了很有「文青」感的氛圍中。

初次簡單的上台報告,就意味著接下來三年終將會有巨大的變化發生在我身上,在當時能力遠遠落後於別人的我身上。

在這有很多各懷絕技的人物:毫不怯場的派大星,台風穩健、從容不迫的牛牛,用笑容征服全場的大象,嘻嘻哈哈笑笑鬧鬧就過完場的細菌,好像不緊張很快樂但其實很緊張的闌尾,會用冷冷的臉講驚悚的事,加一點自己murmur的泥馬,有學者風範的獅子,自嗨但是卻能深入講入主題的手槍,用愛來感化大家、有媽媽氣質的主人,渾身散發著聖母光環的聖母......,跟我同一類型,雖然傻傻笨笨卻總是有自己計畫的小巫,然後是上台蘑菇個半天,緊張了好久,最後講話結巴,腿還抖個不停的我。看著這麼些人,我都傻了。

但是這是高中!我夢寐以求的高中,國中的我好努力好努力才換得的高中,總不能這樣白白地說放棄就忽略了每一個報告吧!得想想辦法才行,沒什麼長才的自己(當時還沒有耍廢這個名詞),必須更努力才行!但是夢想是遠大的,現實是懶惰的,基本上我過的生活跟國中沒有甚麼太大的不同……上課、讀書。才怪,我過著忙碌,即使一天有48小時彷彿都不夠用的生活,很多好玩又有趣卻令我手足無措的專題們一個個像海浪般地襲來,自己就像沙灘上的一粒小沙子不斷地在一堆報告中翻滾,有時滾到分組的部分,將溝通的技巧漸漸的磨練出來;有時在自己與棉被的奮鬥中商討著睡眠的重要性;有時又暗罵自己的管理能力太差,其實那時的自己根本沒有足夠的管理才能。但時間總是這麼樣的過了,如固執的流水般,不回頭也不聽你聲嘶力竭的喊停。

『新埔 』 『Xinpu Station』也不等感性的深夜有個美好的結尾,又把我打回現實……可不可以稍微聽一下我的命令?

......意識在一陣吵雜聲中驚醒,原來是媽媽牌的起床鬧鐘響了,也該自己乖乖起床了……晚班接著八點半的課,一開始真的生不如死啊!更艱辛的是上學那一段的公車路途,每次臉都貼在玻璃上看著新月橋的一大一小弧度呈現一整片的穹蒼,附帶驚悚的前後緊急剎車,玻璃上的油都是我提供的......

 

依舊塞車,依舊遲到五分鐘的習慣,似乎是後天養成的,「都是公車的問題」自己卻從來不早點出門,這想法幼稚且任性卻成了大多數人,包括我,為自己遲到所編造最好的理由。以前從來都是走路上學的,也沒有被擠爆的問題,如今卻是通勤人群中的其中一部份,看著呆板的面孔一個個垂著眼或盯著手機的螢幕不停的滑動,自己手機被使用的頻率也漸漸的升高,甚至超過了翻閱過的書籍。這半年來的自己,和當時相比真的改變很多呢,當時的自己身旁有著一大群的人看著各種不同的書,從張愛玲的悲涼淒美到綺君的溫柔真摯;廖鴻基捕魚時的壯闊對比林達陽慢情書的深情;夏曼藍波安 與 瓦歷斯諾幹海與山的寬與深。(記得學測時練習的27分作文中,常常有這種對比的題目,寬與深這種雙軌的作文又是最不好搞定的) 認識了天天放學後就跑圖書館的小巫後,每天短短的半小時內,就是拋棄一切現實,鑽進與世隔絕的世界中獨自展開一場場的冒險。

如果一本書是一趟精彩的旅程,那一起看書的人便是這趟旅行中的夥伴,一起看待另一個世界中的人們有著怎樣的特質、另一個世界的環境與現實的差距,美好的一面必定也有它黑暗的一面,看著平凡無奇的主角們個個發現自己的才能、與他人的衝突,進而為先前所埋下的伏筆有個完美的詮釋。或者是看著作者用一段美食或味道,來記住、懷念一段感情的消逝,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有時就是這麼簡單的羈絆,一道菜餚、一股香氣——就是熟悉的那個人。當然也不乏見到許多發表個人見解的作品,說著現今的愛情變遷快的跟下載一個APP一樣,要如何知道另一伴是否是真心的、現在已經不是早年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社會,該如何培養自己的能力、交怎樣的朋友是最好的。這樣的書,也是有著一大票的粉絲拜讀。 只是即使是雜書,現在也很少人在看了,聽著朋友說一波波出版社的倒閉潮,彷彿是多年的知音消失了一般,書店那種令人自在的氣味,在以後也只能在回憶中嚐一口餘韻。圖書館的功能只剩讀書時搶的座位,還有找尋必要的資料,真正在自由的看書者很少了呢!

最後的一群人一起看書的時間是半年前……?

想找個角落隨興地看著書也是一種奢侈。

還是說,其實是自己沒有心境去迎向這未知的改變,所做的推託之詞呢? 

是不是越長大,有些東西就消失殆盡、再也回不到從前了?當時的堅持在度過了那段時間的風暴後,似乎也成了自己驕傲又放肆的象徵,如果當時的我們沒有那麼做,現在所擁有的是踏實還是遺憾?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高中...
    全站熱搜

    呱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